詹怡珍老師班網
:::
班級訊息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教學補充資料 教學補充資料
各領域補充資料 各領域補充資料
聯絡簿 聯絡簿
行事曆 行事曆
功課表 功課表
榮譽榜 榮譽榜
 
班級介紹
老師介紹 老師介紹
學生介紹 學生介紹
班級經營 班級經營
班呼班歌 班呼班歌
榮譽制度 榮譽制度
幹部介紹 幹部介紹
童言童語 童言童語
班親組織 班親組織
 
課程教學檔案
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
心智圖教學 心智圖教學
學習單 學習單
教學計畫 教學計畫
評鑑表 評鑑表
健康促進 健康促進
教學檔案專區 教學檔案專區
 
補救教學
補救教學照片 補救教學照片
補救教學檢測 補救教學檢測
科技化評量 科技化評量
補救教學資源平台 補救教學資源平台
均一教育平台 均一教育平台
博幼基金會 博幼基金會
子由數學小學堂 子由數學小學堂
 
關於海山...
學校首頁 學校首頁
校長室 校長室
教務處 教務處
學務處 學務處
總務處 總務處
輔導處 輔導處
校園電視台 校園電視台
各處室電話 各處室電話
 
 
:::
     
 
家庭教育文章分享

人都是善忘的

人都是善忘的,只要角色稍微一轉換,隨時都會忘了自己先前的經歷。

<忘記>

院方有時太高估我的能力,要我看急診,同時又要我管病房,
我一個人兩邊跑,分身乏術,常常忙得暈頭轉向,頭頂出現星星。

這一天,一個年輕女子帶她媽媽到急診室來看病,
媽媽的手腳有一邊不能動,我擔心是腦出血引起的,非常緊張,守在她身邊,
不斷幫她量血壓,又陪她一起到電腦斷層室去照片子。

而這時候,我口袋裡的call機不斷響起,是樓上病房的護士打來的,
催我趕快回去看病人,說很多病人都在問醫生為什麼還不來。

我聽了毫不考慮的回答她:「沒辦法了!我身邊這個病人病情比較危急,
我必需要處理完才能上去,請他們再等等吧!」

年輕女子看在眼裡,很感激的對我點了一個頭,說:「不好意思,打擾你的時間!」

我說沒關係,事情總有輕重緩急,人活著每天都會有忙不完的事情,
我們要做的只是判斷那一件最急最要緊。

於是,這一個早上,我犧牲了其他病人的時間,來救這女子的媽媽的性命。

經過一系列的處理之後,女子的媽媽終於脫離險境。
我安排她住到樓上病房,讓她繼續留醫察看。

第二天一早,我來到急診室,碰巧又遇到另一個病人的情況發生危急。

為了保住這病人的命,我還是守在他身邊,
一下幫他抽血,一下又去聽他的呼吸,一樣的寸步不離。

我的call機這時依舊嘟嘟響起,護士說現在病房裡有病人在催,
問為什麼還沒見到醫生,我聽了還是回答她:
「請他們再等等吧,他們的病情都算穩定。」

但護士還是叫說不可以!不可以!
她說:「你知道嗎?你昨天收進來那一個腦出血的婦人的女兒,
正在我們護理站大吵大鬧,叫說醫生到底死到那裡去了!」

聽到這情形,我忽然愣住,不知為什麼會這樣。
但覺這一次不上去不了,於是強行拜託另一位醫生,
請他暫時幫我守住身邊這個危急的病人,三步併作兩步的衝到樓上去。

來到病房,我一打開門就和那女子相遇。
見她一臉怒色,我不想多說,先走到床邊問她媽媽:「你現在有沒有不舒服?」
媽媽在我預期中搖搖頭,說:「沒有,還好。」
我轉過身來,問那女子:「那麼,你這麼急著找我,有什麼事情?」

她繼續展露出一臉不滿的表情,毫不考慮的說:
「沒有事情!我只是覺得住院一定要有醫生來巡病房,
一整個早上都沒見到醫生,這算什麼醫院?」

見她理直氣壯,我禁不住生氣,反問她說:
「難道護士沒告訴你,我正在樓下急病人嗎?」

她聽了發出一聲冷笑,回答說:「不管你在救誰,反正我們住院了,
我就有權利要求醫生隨時在我們面前出現。」

我忽然想起一個情景,每當巴士客滿時,大家都會爭先恐後的要擠上去,還沒
擠上去的人這時會叫說:「再往前擠一擠吧!拜託拜託,再擠一擠我就能上去 !」
而一旦擠上巴士之後,人站在擁擠的車廂裡,看著車門外絡繹不絕的擠車人 潮,
立即又會喊說:「不要再上來了,真的擠不下了,再擠下去車子就要翻了!」



人都是善忘的,只要角色稍微一轉換,隨時都會忘了自己先前的經歷。
年輕女子看到自己媽媽的病情穩定後,已經忘了昨天我曾為了救她媽媽,
讓樓上病人等了好長一段時間這事情。她只記得她的生命很重要,
無時無刻把自己放在社會的重心,卻忘了要將心比心。

環境總會一再的轉移,她或許只能期待她的角色永遠不要再倒轉回來,
不然有一天,當她媽媽的病情再次發生危急時,其他病人可能會在那時
用同樣的理由把我從她們身邊拉去。到那時,她會後悔莫及!





希望這一篇文章,讓你有所啟示嗎?

人都是善忘的,只要角色稍微一轉換,隨時都會忘了自己先前的經歷這樣的結論,

不論在愛情、生活或工作,都是一樣
當你的生命中,有那麼一位常提醒你
要換個立場想或是角度想事情的人
恭喜你,你已經有了
愛情中的另一半
生活中的好朋友
職場上的好搭檔


三寶  

大自然的三寶:陽光、空氣、水。
說話的三寶:請、謝謝、對不起。
處世的三寶:謙虛、禮貌、讚嘆。
修養的三寶:安靜、慈祥、沈穩。
家庭的三寶:歡喜、幽默、體貼。
客廳的三寶:書櫥、盆花、壁畫。
齊家的三寶:和氣、和樂、和平。
飲食的三寶:均衡、節制、感恩。
健康的三寶:步行、少欲、氣和。
睡眠的三寶:要放下、不妄想、吉祥臥。
旅行的三寶:增廣見聞、安全歡喜、簡樸節用。
理財的三寶:確立預算、開源節流、勤儉正當。
護理的三寶:同體慈悲、喜悅樂觀、醫術正確。
醫生的三寶:醫能、醫德、醫通。
商人的三寶:童叟無欺、品質保證、信譽卓立。
學問的三寶:活用、廣博、實在。
治學的三寶:勤讀、勤寫、勤思。
學習的三寶:諦聽、接受、思惟。
交友的三寶:誠信、正直、貢獻。
人心的三寶:真實、善良、寬容。
治國的三寶:愛民、助民、利民。
求職的三寶:專長、禮貌、勤奮。
和長官相處的三寶:服從、忠貞、說是。
僧侶的三寶:慈悲、莊嚴、威儀。
父母的三寶:教養、負責、榮耀。
兒童的三寶:天真、活潑、乖巧。
女士的三寶:青春、健美、氣質。
男士的三寶:英武、信德、才能。
老人的三寶:不倚老賣老、不眷戀往事、不怨天尤人。
補充一個:幸福的三寶:「吃得下、睡得著、笑得開!」
再加一個:解決問題的三寶:面對、處理、放下。

縱然人生是白忙一場, 也要忙得很快樂

有一隻狐狸,在路上閒逛時,眼前忽然出現一個很大的葡萄園,果實纍纍, 每顆葡萄看起來都很可口,讓牠垂涎欲滴。葡萄園的四周圍著鐵欄杆,狐狸想從欄杆的縫隙鑽進園內,卻因身體太胖了,鑽不過去。於是狐狸決定減肥,讓自己瘦下來,牠在園外餓了三天三夜後,果然變苗條了,真是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順利鑽進葡萄園內。狐狸在園內大快朵頤,葡萄真是又甜又香啊!不知吃了多久,牠終於心滿意足了。但當牠想溜出園外時,卻發現自己又因為吃得太胖而鑽不出欄杆,於是只好又在園內餓了三天三夜,瘦得跟原先一樣時,才順利地鑽出園外。回到外面世界的狐狸,看著園內的葡萄,不禁感嘆:空著肚子進去,又空著肚子出來,真是白忙一場啊!  
我起初也以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孑然一身來到這世界,又孑然一身的離開這個世界,到頭來還不是白忙一場!
 呵,這個講故事的人卻說,看問題要看重點。這個故事跟人生一樣,重點是在中間的部份:你看,狐狸在葡萄園內吃得多麼快樂啊!「即使生命是一場空,也要空得很充實,縱然人生是白忙一場,也要忙得很快樂。」

即使在這慌亂的年代裡,心又將起起落落,尤其在這複雜的世界中,無論你的心情好壞與否,日子還是得好好的過;休息一下、聽一聽優美的旋律,讓心中的快樂飛舞起來......

教養孩子時,不要做剪蛹的人!

最近看到一篇報導,敘述美國一個大一和大二的住校生,依然靠父親的Morning Call,才能早起趕到教室上課,聽起來感覺很不可思議!

有一個人在無意中,看到一個蝴蝶蛹。

幾天後,他留意到蛹出現了一個小孔,於是停下來觀察它。過了幾個小時,他看到裡面的蝴蝶,用它細小的身體,企圖從小孔裡掙扎出來。看了很久也沒有一些進度,小蝴蝶好像盡了最大的努力,也沒辦法鑽出來。於是他決定幫它一把,便找來一隻剪刀,將蛹的盡頭剪開,心想這樣它就可以比較容易出來,但他觀察到蝴蝶的體形有一點特別,它的身體肥腫,翅膀則又細又弱。這個人繼續觀察著蝴蝶,因為他相信翅膀會漸漸變大,而它的身體會越來越小,但結果並不如他所預期。這隻小蝴蝶的餘生,最後只能拖著肥腫的大身體,和細弱的翅膀,在地上爬著走,它永遠也飛不起來了。

原來這個善良的人並不了解 : 蝴蝶必需用它細小的身體,從小孔裡掙扎出來,它必需歷經這個過程,才可以將身體裡的體液壓進它的翅膀裡。

宇宙大自然是如此奇妙 ! 原來蝴蝶從蛹中掙扎出來的過程,就是為它將來飛行時所預做的準備。

人不也是一樣嗎 ? 生命裡的掙扎是必需的 。

如果老天允許我們順利地過一生,我們就不會變得堅強,當然也不會成長。
所以當我們遇到挫敗或苦難時,必需勇於面對,此時"禱告"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但如果還是過不了,記得來學禪,禪法可以幫助你開發身心的潛能,順利走出困境,並且體悟出更多生命的道理。

在教養孩子時,我們容易成為那剪蛹的人!

對付兒童壞性情的幾種心理策略   

房間內傳出了刺耳的尖啼聲,“出了什麼事?”媽媽剛沖一進門,差點被兒子亂丟亂摔的樂高玩具砸中了耳朵。

2歲的明明正在一邊惱怒地破壞剛剛搭好的火車,一邊流著淚大哭:“我不睡覺!”

  爸爸盤腿坐在地上,聳聳肩:“我只是提到快到睡覺的時光了。”話音剛落,明明又大叫起來,“我不睡,就是不睡!”

  忽然,電話鈴響了,是明明最喜好的阿宗叔叔打來的。明明安靜了下來,開心腸和阿宗叔叔聊了幾句。

打完電話,媽媽伺機給明明換上了他最喜好的小熊維尼睡衣,然後把他哄上了床。

  這裏,媽媽爸爸學到了當父母的寶貴一課:不同的‘壞性情’需要不同的對付計畫,分散孩子的留意力往往是一個好辦法。

  以下是幾種最根本的對付壞性情的心理策略。


◎ 電話干擾者

  每次只要你一接電話,孩子就會千方百計地找藉口打攪你,扯你的襯衫。假如你疏忽他,或是讓他等

你通完電話,他就勃然大怒,大叫大鬧,讓你聽不見對方在電話中說些什麼……他現在就只要你的關注!

  ★ 解決辦法:讓孩子清晰,干擾大人打電話會有什麼結果

  孩子發這樣的性情通常只是為了故意看看,他這樣做會有什麼結果,父母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容許和

不容許的界線在哪里。每個孩子都會有這樣的表示。重要的是讓他清晰:什麼是父母可以接受的行動。

  1、和孩子坐在一起,清晰告訴他父母打電話時他是不可以打攪的,他必需等一下。

  2、發現接到一個相比長的電話,立即告訴孩子,“媽媽要打電話,寶寶可以做一些自己喜好的事,

譬如,塗色彩。”這樣,孩子在你打電話時就會聚精會神地做他自己的事。建議你在電話機旁邊放一個玩

具箱。你通電話時,假如孩子很安靜,你必定要記得表彰他。

  3、假如沒有這樣好的後果,就重複教他一遍。你該清晰地讓孩子知道,大人通電話時他發性情會得

到什麼結果,譬如:今天你不可以玩你最喜好的小汽車玩具了;晚上,你不能看電視……

  4、每次說完了,你都要問他,“記住了嗎?你還有什麼題目嗎?”然後立即就往打一個電話,看看他的反應。

  5、所有的孩子都會不斷地摸索大人。假如吵鬧和干擾依然發生,你必定要清晰,這是孩子的摸索,

你的態度要堅定,不要對孩子朝氣。向電話的另一方闡明,告訴他你一會兒會回電。掛上電話之後,你要

嚴厲地對孩子說,“記得我們說過些什麼嗎?”將你們的約定再向他重複一遍,然後就實施“處分”。不管他哭鬧或是求情,千萬不要心軟。



◎ 不肯回家的小賴皮

  小女孩在街心花園裏開心腸玩了一個多小時。天氣漸晚,媽媽告訴她必需在5分鐘內回家。她斷然拒

盡,媽媽試著抱起她,女孩一把捉住滑滑梯的欄杆,大喊大叫起來。媽媽嘗試著掰開她的手指,女孩竟然

像殺豬似地尖叫……媽媽為難得無地自容。

  ★ 解決辦法:轉移話題和留意。

  這個年紀的孩子是不會懂得和體諒大人的處境的,他們只知道找到機遇來發洩他們的惱怒,表達他們

的失看,而且經常有不達目標誓不甘休的氣勢。說理、闡明都不能解救這位母親的為難處境。但是,試試以下的辦法:

  1、堅持冷靜——不要擔憂別人怎麼想。他們假如有孩子的話,自然會清晰你的苦衷。

  2、媽媽不妨分開幾步,或者坐一邊,讓孩子單獨待一會兒,讓她有機遇發洩她的情緒。但要確保她不會損害到自己或別人。

  3、當最糟的階段過往後,將她的留意力轉移到她感喜好的東西上。“乖,想看看家裏那只可愛的小蝴蝶嗎?

”或者“我們今天還沒有看動畫片呢,回家往看好不好?”通常對於媽媽這類建議,孩子馬上都會接受。



◎ 超市里的"戰鬥"

  這樣的“戰鬥”幾乎家家都會發生:帶孩子往超市或者商店時,他硬是要買某樣東西,大人一旦拒盡

,他馬上大發性情,坐地踢腿、抓什麼扔什麼,還大哭大鬧。大庭廣眾之下,爸爸媽媽認為為難、沮喪又

無助……

  ★ 解決辦法:事先提醒、說服和當場冷靜帶離

  1、在往超市之前就先給孩子“打預防針”,談談過往發生的事,以及你渴看他的表示。“上次在超

市,你要吃紙杯蛋糕。這次不能吵,要等到晚飯以後再吃。記住了?”

  2、懂得孩子的需要。可以帶一些孩子喜好的零食、餅乾。“我們買東西的時候,你可以吃餅乾,紙

杯蛋糕等回家吃過晚飯再吃,好不好?”

  3、儘量鼓勵孩子增援你尋找你要買的東西,別讓他閑著,讓他的留意力集中在挑選和購物上。做得

好,必定要多加讚美。

  4、今天可能不為紙杯蛋糕,但為小水槍而發火。孩子就是孩子,看見喜好的東西依然可能吵鬧。將

他帶到一處相比安靜的走廊,抱抱他,撫慰他,讓他安靜下來。可以試著問他為什麼發火,鼓勵他表達他

的惱怒。

  5、假如你的孩子在幾分鐘之內不能把持他的性情,建議你最好帶他到超市或者商店的外面。等他冷

靜下來,和他說話,鼓勵他說出發火的原因。



◎ 倦怠以後的蠻不講理

  下午時分,剛剛帶女兒從公園回來。媽媽讓女兒臥室裏玩,自己往廚房準備晚飯。幾分鐘以後,臥室

轉來尖啼聲和摔東西聲,“媽媽!”女兒跑向母親,“洋娃娃的小辮子不聽話,扭來扭起,欺負我,哇ˇˇ”

  ★ 解決辦法:讓她休息安靜下來。

  小孩子累了,就會無緣無故地發性情,似乎貓咪甩動尾巴都能招惹她敏感的神經。以下是一些有效辦

法:

  1、留意一下一天中有哪些時段,或是哪些特定的事情輕易引起孩子發性情,儘量避免。

  2、你可以心平氣和地對孩子提起一些具體的建議,鼓勵她做一些別的事。如:“要不要聽你喜好的

童謠?”“看電視,怎麼樣?”你建議的應該是孩子輕而易舉就能做、而且喜好做的事。

  3、假如這些都不起作用,就將她帶到房內別的處所,讓她一個人呆一會兒(23分鐘),然後馬上

回來問她:“現在聽話了嗎?”。假如不行,再試一次。

  4、當她恢復安靜了以後,找一件事讓她做,如塗色,直到你做完午飯。



◎ 感冒以後的"小難弄"

  孩子想到外面花園裏往玩,但是他感冒恰好,你不想讓他玩得太厲害而大批出汗。一聲“不行”,他

頓時歇斯底里地大哭起來,雙手亂揮,還亂扔東西,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 解決辦法:擁抱。

  父母通常心疼剛剛病癒的孩子,於是,孩子就一病三嬌。遇上這種情形,很多家長會手足無措,馬上

批准孩子的請求。但是,最佳的解決辦法是找到一種能把持孩子發怒行動的辦法。試試以下的辦法:

  1、堅持冷靜。移走那些可能對孩子造成損害的小物件,防止孩子用東西砸人。

  2、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很朝氣,媽媽來抱抱你,好不好?”

  3、讓孩子坐在你的大腿上,用雙手抱住他,千萬要溫柔一點!假如必要的話,用你的雙腿夾住他的

腿,防止他亂踢。輕輕撫摩他,讓他安靜下來。

  4、當他坐定後,輕輕對他說:“媽媽喜好你,所以不渴看你再感冒了,我們明天再往玩,好嗎?”

記住,很多發性情的小孩子在受到身體愛撫後,往往很快會停止哭鬧。



◎● 幾種過錯的辦法 ●◎

  輕易廢棄:這樣輕易使孩子認為,他想要什麼,只要不停地吵鬧便會得到什麼。

  細語請求:這樣輕易使孩子認為自己是有力的一方,從此性情會越來越大。

  取笑孩子或是過火斥責:這樣做往往會使孩子的自尊受到損害。

  威逼:千萬不要說諸如“假如你再哭,媽媽就要……”之類的話。這樣可能會使孩子認為沮喪,使他變得頑強。

出處 【育兒網】http://www.ittaphoto.com/yuer/1/2199.html

美國媽媽教育孩子

兒子去美國留學,畢業後定居美國。還給我找了個洋媳婦蘇珊。 如今,小孫子托比已經3歲了。今年夏天

,兒子為我申請了探親簽證。 在美國待了三個月,洋媳婦蘇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這個中國婆婆大開

眼界。

每天早上,托比醒來後,蘇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顧自地忙去了。托比會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

吃麵包片。 吃飽後,他回自己的房間,在衣櫃裡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畢竟托比只有3歲,還搞不

清楚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腳。有一次托比又把褲子穿反了,我趕緊上前想幫他換,卻被蘇珊制

止了。她說,如果他覺得不舒服,會自己脫下來,重新穿好;如果他沒覺得有什麼不舒服,那就隨他的便



那一整天,托比反穿著褲子跑來跑去,蘇姍像沒看見一樣。又一次,托比出去和鄰居家的小朋友玩,沒多

大會就氣喘吁吁地跑回家,對蘇珊說:「媽媽,露西說我的褲子穿反了,真的嗎?」 露西是鄰居家的小

姑娘,今年5歲。 蘇姍笑著說: 「是的,你要不要換回來?」托比點點頭,自己脫下褲子,仔細看了看

,重新穿上了。從那以後,托比再也沒穿反過褲子。

一天中午,托比鬧情緒,不肯吃飯。蘇珊說了他幾句,憤怒地小托比一把將盤子推到了地上,盤子裡的食

物灑了一地。蘇姍看著托比,認真地說:「看來你確實不想吃飯!記住,從現在到明天早上,你什麼都不

能吃。」托比點點頭,堅定地回答:「Yes!」我在心裡暗笑,這母子倆,還都挺倔!下午,蘇珊和我商量

,晚上由我做中國菜。 我心領神會,托比告別愛吃中國菜,一定是蘇珊覺得托比中午沒好好吃飯,想讓

他晚上多吃點兒。

那天晚上我施展廚藝,做了托比最愛吃的糖醋裡脊、油悶大蝦,還用意大利麵做了中國式的涼麵。 托比

最喜歡吃那種涼麵,小小的人可以吃滿滿一大盤。開始吃晚飯了,托比歡天喜地地爬上凳子。蘇珊卻走過

來,拿走了他的盤子和刀叉,說:「我們已經約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飯,你自己也答應了的。」 托比看

著面容嚴肅的媽媽,「哇」地一聲在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餓,我要吃飯。」

「不行,說過的話要算數。」蘇珊毫不心軟。我心疼了,想替托比求情,說點好話,卻見兒子對我使眼色

。 想起我剛到美國時,兒子就跟我說,在美國,父母教育孩子時,別人千萬不要插手,即使是長輩也不

例外。無奈,我只好保持沉默。那頓飯,從始至終,可憐的小托比一直坐在玩具車裡,眼巴巴地看著我們

三個大人狼吞虎嚥。我這才明白蘇珊讓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 我相信,下一次,托比想發脾氣扔飯碗時

,一定會想起自己餓著肚子看爸爸媽媽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經歷。餓著肚子的滋味不好受,況且還是面對自

己最喜愛的食物。

臨睡前,我和蘇珊一起去向托比道晚安。托比小心翼翼地問:「媽媽,我很餓,現在我能吃中國面嗎?」

蘇珊微笑著搖搖頭,堅決地說:「不!」托比嘆了口氣,又問:「那等我睡完覺睜開眼睛時,可以吃嗎?

」 「當然可以。」蘇珊溫柔地回答。托比甜甜地笑了。 大部分情況下,托比吃飯都很積極,他不想因為

「罷吃」而錯過食物, 再受餓肚子的苦。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有一天,我們帶托比去公園玩。很快,托比就和兩個女孩兒玩起了廚房遊戲。塑料小鍋、小鏟子、小盤子

、小碗擺了一地。忽然,淘氣的托比拿起小鍋,使勁在一個女孩兒頭上敲了一下,女孩兒愣了一下,放聲

大哭。另一個女孩兒年紀更小一些,見些情形,也被嚇得大哭起來。 大概托比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

果,站在一旁,愣住了。蘇珊走上前,開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她一聲不吭,拿起小鍋,使勁敲到托比

的頭上,托比沒防備,一下子跌坐在草地上,哇哇大哭起來。蘇珊問托比:「疼嗎?下次還這樣嗎?」托

比一邊哭,一邊拚命搖頭。我相信他以後再也不會這麼做了。

托比的舅舅送了他一輛淺藍色的小自行車,托比非常喜歡,當成寶貝,不許別人碰。鄰居小姑娘露西是托

比的好朋友,央求托比好幾次,要騎他的小車,托比都沒答應。一次,幾個孩子一起玩時,露西趁托比不

注意,偷偷騎上小車,揚長而去。托比發現後,氣憤地跑來向蘇珊告狀。蘇珊正和幾個孩子的母親一起聊

天喝咖啡,便微笑著說:「你們的事情自己解決,媽媽可管不了。」托比無奈地走了。

過了一小會兒,露西騎著小車回來了。托比看到露西,一把將她推倒在地,搶過了小車。露西坐在地上大

哭起來。蘇珊抱起露西,安撫了她一會兒。很快,露西就和別的小朋友興高采烈地玩了起來。 托比自己

騎了會車,覺得有些無聊,看到那幾個孩子玩得那麼高興,他想加入,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蹭到蘇珊

身邊,嘟囔道:「媽媽,我想跟露西他們一起玩。」蘇珊不動聲色地說:「那你自己去找他們啦!」「媽

媽,你陪我一起去。」 托比懇求道。 「那可不行,剛才是你把露西弄哭的,現在你又想和大家玩,就得

自己去解決問題。」托比騎著小車慢慢靠近露西,快到她身邊時,又掉頭回來。來回好幾次,不知道從什

麼時候開始,托比和露西又笑逐顏開,鬧成了一團。

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

蘇珊的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亞州,聽說我來了,兩人開車來探望我們。家裡來了客人,托比很興奮,跑上跑

下地亂竄。他把玩沙子用的小桶裝滿了水,提著小桶在屋裡四處轉。蘇珊警告了她好幾次,不要把水灑到

地板上,托比置若罔聞。最後,托比還是把水桶弄倒了,水灑了一地。興奮的小托比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事

,還得意地光著腳丫踩水玩,把褲子全弄濕了。 我連忙找出拖把準備拖地。

蘇珊從我手中搶過拖把交給托比,對他說:「把地拖乾,把濕衣服脫下來,自己洗乾淨。」托比不願意,

又哭又鬧。蘇珊二話不說,直接把他拉到貯藏室,關了禁閉。聽到托比在裡面發出驚天動地的哭喊,我心

疼壞了,想進去把他抱出來。 托比的外婆卻攔住我,說: 「這是蘇珊的事。」過了一會兒,托比不哭了

,他在貯藏室裡大聲喊:「媽媽,我錯了。」 蘇珊站在門外,問:「那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我知

道。」蘇珊打開門,托比從貯藏室走出來,臉上還掛著兩行淚珠。他拿起有他兩個高的拖把吃力地把地上

的水拖乾淨。然後,他脫下褲子,拎在手上,光著屁股走進洗手間,稀里嘩啦地洗起衣服來。

托比的外公外婆看著表情驚異的我,意味深長地笑了。這件事讓我感觸頗深。在很多中國家庭,父母管教

孩子時,常常會引起「世界大戰」,往往是外婆外公護,爺爺奶奶攔,夫妻吵架,雞飛狗跳。後來,我和

托比的外公外婆聊天時,提到這件事,托比的外公說了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他說,孩子是父母的孩子,首先要尊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雖然小,卻是天生的外交家,當他看

到家庭成員之間出現分歧時,他會很聰明地鑽空子。這不僅對改善他的行為毫無益處,反而會導致問題越

來越嚴重,甚至帶來更多別的問題。而且,家庭成員之間發生衝突,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帶給孩子更多的

不安全感,對孩子的心理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所以,無論是父輩與祖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發生分歧,

還是夫妻兩人的教育觀念有差異,都不能在孩子面前發生衝突。

托比的外公外婆在家裡住了一週,準備回加利福尼亞了。 臨走前兩天,托比的外公鄭重地問女兒:「托

比想要一輛玩具挖掘機,我可以買給他嗎?」 蘇珊想了想,說:「你們這次來,已經送給他一雙旱冰鞋

作為禮物了,到聖誕節時,再買玩具挖掘機當禮物送給他吧!」 我不知道托比的外公是怎麼告訴小傢伙

的,後來我帶托比去超市 他指著玩具挖掘機說:「外公說,聖誕節時,給我買這個當禮物。」 語氣裡滿

是欣喜和期待。

雖然蘇珊對托比如此嚴格,托比去卻對媽媽愛得不得了。他在外面玩時,會採集一些好看的小花或者他認

為漂亮的葉子,鄭重其事地送給媽媽; 別人送給他禮物,他會叫媽媽和他一起拆開;有什麼好吃的,也

總要留一半給媽媽。想到很多中國孩子對父母的漠視與冷淡。我不得不佩服我的洋媳婦。在教育孩子的問

題上,美國媽媽有很多值得中國媽媽學習的地方

廖玉蕙:找藉口的陋習

【聯合報╱廖玉蕙】

母女燒炭案帶走兩條人命,彭懷真教授對社工積極度不足的發言,引發反彈:「對社工要求太高了,你自己做得到嗎?」甚至揚言杯葛他任教的東海大學社工系學生的就業和實習機會,這樣的反應真是讓人生氣。

無論從那個角度,曹小妹悲劇的發生,社工都難辭其咎,在求救訊號如此明確下,登門造訪時不得其門而入,卻只在門上貼條子,坐令兩條人命從眼下失去,明顯是經驗不足、拘泥法條甚至是熱情不夠的問題。彭教授點出癥結,卻被誣指要求太多,其荒謬一也;其次,因為不滿彭教授的發言,便遷怒其學生,發動抵制!其荒謬二也;職責沒能盡好,卻反問無辜的第三人:「你自己做得到嗎?」這是不循邏輯且近乎負氣的意氣之言了!

類似的荒腔走板反應,並不罕見。當EQ欠佳的老師被家長告上法庭,校長往往無視於孩子累累的傷痕,護短地說:「其實這位老師是很認真的。」而部分老師竟也隨聲附和:「那以後我們乾脆就放牛吃草好了!誰敢再管教學生!」不管拿「認真」當作「失控體罰」的擋箭牌,或是將過度的體罰視同善意的管教,都是思考邏輯嚴重錯亂。

一回,朋友去醫院申請病歷及X光片的電子檔。牆上壓克力板上高懸申請時間:八至十七時。他八點鐘準時前去,病歷在五分鐘內取得,電子檔則被告知十點才能取件。電子檔的製作相當簡單,何以需時如此之久?櫃台人員說:「因為職員九點才上班,也可能拖到九點廿分才來,你十點來會比較保險。」昭告病患八點可以申請,職員卻到九點才上班?甚至還可能遲到!裡頭的主管在這位朋友久候而憤怒取件時,苦口婆心地解釋:「這位員工真的非常辛苦,從九點多來以後,就一直馬不停蹄的工作,整天都不得閒,他是很認真的。」朋友悻悻然回說:「我並沒有認定他不認真,也沒有覺得他的工作輕鬆,我只是生氣你們何不乾脆就規定九點申請!非但讓病患枯候,還縱容遲到、不拿別人的時間當一回事!毫無體恤之心!」

工作沉重,可能是分工不均也可能是人力不足,既然造成病患困擾,就該檢討補救,豈可拿「忙碌」或「認真」當藉口。同樣的,社工疏忽,出了人命,就該深自檢討;若是社工因承受過多壓力而導致不自覺的慢性怠工,更該趁機呼籲政府正視,改善不合理的制度或要求增補人力,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向!怎能聲東擊西,轉移焦點,甚至顢頇揚言抵制,徒然暴露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如果遇到問題只會七彎八拐地找藉口,前事不檢討怎能成為後事之師!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今年學測結束後,記者前來採訪,我只稍稍陳述個人意見,認為作文題目出得不太好,未能關照城鄉差距。據聞大考中心的高層閱報後,立刻很不高興地說:「因為今年我們沒有請廖教授來改考卷,她就說我們的壞話!」

這位高層的反應真是讓人大吃一驚!遇到批評,既無察納雅言的度量,還故意歪曲事實、胡亂栽贓。面對這樣的官僚心態,殷殷期盼教育改革的國人如何能寄望大考中心能有丁點兒革新的契機!

(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

孩子愛買零食怎麼辦?

寶寶哭鬧的聲音,真是爸爸媽媽的緊箍咒。看看這些小朋友的父母們是如何消除哭鬧聲的。至少,有些辦法在某些時候還是很有效的。


  一、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我兒子天天是一個很會哭鬧的孩子。我就通過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帶動他一起唱兒歌什麼的,來幫助他改變哭鬧的狀況。——天天媽



  二、忽視他的哭鬧



  我發現,對於寶寶哭鬧最好的回應就是:忽視,忽視,再忽視!當我一歲大的女兒哭鬧的時候,我就轉過身當作沒聽見。她馬上就領會了:當她哭鬧之後是得不到任何的回應的。——遙遙媽



  三、不應允寶寶在哭鬧中提出的要求



  這是丈夫和我的共同感受,我們一致認同這個觀點,並且認為這的確是很好的方法。我們3歲的女兒姍姍就知道,如果她為了得到什麼東西而希望通過哭鬧的辦法來達到目的,這個途徑是行不通的。如果她想用哭鬧的辦法來得到她想要的零食或者玩具,那麼她是達不到她想要的目的的,即使是在我心情很好的時候或者心情很差的時候。其實我們對她是很公平的,如果我們拒絕了她的某個要求,那麼我們將在拒絕的同時答應她的另外一個要求。因為你不能老是拒絕,當然你也不能老是縱容她的所有要求。在你決定拒絕或者認同某一件事情以後,你就要堅持這樣的決定。——姍姍媽



  四、採取成年人的方針



  我的女兒已經15個月了,很喜歡你跟她進行交流,同時她也是一個喜歡哭鬧的孩子。但是當她開始哭鬧的時候,我就試著去跟她交談,就像跟大孩子那樣。她對於我的回應是很積極的,她甚至試圖來跟我進行溝通和交流,雖然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她究竟在說什麼。但她的這種試圖言語的現象終究取代了哭鬧,而這樣所發出的聲音比起她的哭鬧的聲音要好得多。——豆豆媽



  五、對他說點什麼



  我兒子康康23個月了。當他開始哭鬧的時候,如果我告訴他我不能理解為什麼他要哭鬧,那麼他就會自己停止哭泣,或者是到別的地方去。當他停止哭鬧並說出他的要求時,我會給他很多的贊許。這樣,他就能夠意識到:他不哭鬧的時候,反而可以比哭鬧的時候得到更多他想要的。——康康媽



  六、長遠利益



  幾乎每天早上我們叫小易起床的時候,都要經歷一段忙亂和哭鬧的過程。我的訣竅就是在前一天的晚上告訴他,如果他第二天早上乖乖地起床,那麼到了晚上我會給他多講一個故事,這個方法的確效果很好。他每天都有意識地記住我的話,起床的時候不再像以往一樣哭鬧了,並且會選好那天晚上他想聽的故事書。——小易媽



  七、食品、雜貨店策略



  我用很簡單的方法來阻止我的孩子在商店裏因為要得到某樣東西而開始哭鬧。我讓孩子挑選一樣他最想得到的東西,比如小餅乾、糖果、蜜餞或者是圖畫書。我會給他一個可以花費的額度,如果他想買一些比這個額度貴很多的東西,那麼不足部分的錢就必需要從下一次的消費裏扣。這在我們之間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而我也不再會因為這事聽到孩子的哭鬧了。——點點媽



  八、哭鬧“專座”



  我們有一把專門為我們兩歲半的女兒哭鬧的時候準備的椅子。當她開始哭鬧的時候,我們就請她先坐到那把椅子裏面去,然後再繼續哭。當她在這個身體移動的過程中,同時她的注意力也就被轉移了,通常來說她就會停止哭鬧。——小悠媽



  九、計時器的訣竅



  如果諾兒開始哭鬧,那麼我就把計時器設置為三分鐘,並且告訴她等到這個計時器裏的時間走完時再來向我要求她想得到的東西。這個辦法通常都會很有用。——諾兒媽



  十、把他哭鬧的過程錄製下來給他的後代看



  我的兒子,現在三歲半,他總是喜歡哭鬧,雖然在最近的幾個月裏已經改進了不少。我開始把攝像機取出來,然後在每次他開始哭鬧的時候,我就把他哭鬧的過程給錄製下來。這個辦法看來的確對他的刺激很大,他當然不喜歡在他哭鬧以後再通過錄影重新看一遍他剛剛哭鬧的過程。我看這種用錄影的辦法來威脅他停止哭泣的辦法是非常有用的。謝天謝地!——帥帥媽



  十一、“美妙的”聲音在哪里呢?



  當四歲的小雨開始哭鬧的時候,我就說:“哦,你的美妙的小嗓音不見了!我得找找它到哪里去了呢?”然後我就開始環顧四周,並假裝到壁櫥裏或者沙發後面開始尋找,並把這個找到的聲音放到自己的嘴巴裏面,然後模仿外婆或者卡通人物,或者公雞和其他任何我能想到的聲音。通常在這個時候她就會忘記了哭鬧而開始笑。——小雨媽



  十二、一笑置之



  當我的兒子或者是侄子開始哭鬧的時候,我就模仿他們哭鬧的聲音。然後我就對著他們做鬼臉,最後他們終於停止了哭泣,並且忘記了為什麼而哭鬧,並開始反過來取笑我。到目前為止,這個辦法一直還很有用,即使是在公開的場合。——阿米·卡申(美國)



  十三、口袋的訣竅



  當我兒子開始哭鬧的時候,我會告訴他到我的口袋裏來哭鬧吧,這樣我就能夠把他的哭鬧聲音保存下來,然後過一會我再去聽。這句話經常會讓他開始發笑。特別是當我假裝去打開我的口袋,然後把他哭鬧的聲音放出來,同時故意塞住耳朵以避免聽到他的哭鬧聲的時候,他的情緒已經完全好轉了。——阿布媽(出處連結)

安慰人的10大原則-當不知該說什麼的時候

[轉貼]健雜誌47期 文/朱念文 攝影/ 蕭世英

隨著年紀的增長、人世的變遷,我們經常會碰到欲言又止、不知道該說什麼的窘境。朋友打電話告訴你,他失業了;同事的檢查報告出爐,確定他罹患癌症;大學同學正經歷婚變,準備離婚;好朋友的媽媽得了老年失智症;岳父突然死亡,而老婆為來不及見最後一面而抱憾……。

面對這些傷痛或難堪,能幫什麼忙?應該幫忙嗎?怎樣幫忙才有效?要幫到什麼樣的程度?而當朋友痛哭無語時,該如何按捺內心的不安與疑問,傾心聆聽並安撫他的苦痛與焦慮?而當自己遭遇困難、瀕臨絕境時,該如何適時求援?我們具備坦然接受別人幫忙的能力嗎?

對許多人而言,目擊別人的傷痛與不安,是件很痛苦的事,我們經常會想快速解決它、採取某些行動,或設法提供立即的解脫。有些人則為了避免說錯話,寧願選擇什麼都不說,而錯失表達關心的時機。我們每天都與不同的人,進行許多不同的「對話」。我們可能事先在腦海中做練習,或只是順口說說、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當別人需要支援,或是自己需要求援時,卻往往言不由衷,或不著邊際、拐彎抹角,繞一大圈而終究無法切入重點。該如何開啟「發自內心」的深層對話?而不是僅止於「絞盡腦汁」的表面對話?該如何整合身、心、靈,以自然之姿來做最有效的對談?

《Healing Conversation》作者南絲.格爾馬丁,針對如何彌補人際溝通的鴻溝、適時適度表達關心,提供了「療效對話」的10項原則。所謂「療效對話」,是指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對談,讓求援者獲得適度紓解,進而自然地達到「治療的效果」。當你不確定「說什麼?」和「如何說?」的時候,本書可以提供許多實用的參考。

療效對話的10大原則:

1. 聆聽
聆聽不是保持沈默,而是仔細聽聽對方說了什麼、沒說什麼,以及真正的涵意。聆聽也不是指說話或發問;通常我們會急於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詢問對方問題,以為這樣就是聆聽該有的姿態。然而,所謂的聆聽,應該是用我們的眼、耳和心去聽對方的聲音,同時不急著立刻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我們必須願意把自己的「內在對話」暫拋一邊。所謂的「內在對話」,是指聆聽的同時,在腦海中不自覺進行的對話,包括動腦筋想著該說什麼、如何回應對方的話,或盤算著接下來的話題。

2. 停頓
在對話之間,有時說,有時聽;當聽到自己心裡響起「我不懂……」的聲音時,就是該暫時停頓一下問對方:「我是否錯過了什麼情節?」我們還必須提醒自己,放慢不自覺產生的機械式反應,例如,想快速解決對方的不安,因而沒有正面思考問題,便直接跳到採取行動的階段──說些或做些我們認為對對方有益的事。

從容不迫地停頓與思考,可讓我們停止下判斷、停止反應,並且產生好奇心。如此,有助於在重要的剎那間,發揮同理心,如果沒有做這樣的停頓,我們可能會在剎那間,說出稍後會反悔的話。停頓就像開車時,變換排擋時所需使用的離合器:先減速到某種程度,扣上齒輪之後,才能進行加速。

安慰的藝術,在於「在適當的時機,說適當的話」,以及「不在一時衝動下,說出不該說的話」。

3. 當朋友不當英雄
幫助別人度過艱難歲月,不等同於將他們從痛苦的處境中「拯救」出來。人們有權利和責任,去承受他們行為的後果,和其所帶來的困境。我們應該認同他們的痛苦,讓他們去感覺痛苦,並且不試著快速驅散痛苦。我們僅試著提供讓他們越過「恐懼之河」的橋樑。

當朋友、家人陷於情緒或身體的痛苦之中時,支援他們的最基本方法是:允許對方哭泣。面對哭泣的人,人們最自然的反應,即是希望對方停止哭泣,並跟他說:「別哭了,事情一定可以安然解決的!」其實這並不是最適當的反應。當對方啜泣或掉淚時,我們通常會對自己的無助而感到坐立難安。然而,哭泣是人體嘗試將情緒毒素排出體外的一種方式,而掉淚則是療傷的一種過程。所以,請別急著拿面紙給對方,只要讓他知道你支持他的心意。

4. 給予安慰
給予安慰並不是告訴別人:「你應該覺得……」或是「你不應該覺得……」。人們有權利保有其真正的感覺。安慰是指:不要對他們下判斷,不要心想他們正在受苦、需要接受幫忙;安慰是指:給予他們空間去做自己、並認同自己的感覺。我們不需要透過「同意或反對」他們的選擇或處理困境的方法,來表達關心。

5. 感同身受
當我們忙著試圖幫助他人時,可能會忘記人們會察覺到我們內心的波動──沒有說出來的想法和感覺。儘管人們無法確知我們的想法,但通常可以察覺到我們是否驚慌、對他們下判斷,或是為他們感到難過。面對面安慰別人,和我們內心真正的狀態,有很大的關聯。因為對他們的遭遇感同身受,我們不僅分擔對方的痛苦,也需忍受自己內心的煎熬。不論面臨的處境如何,善意的現身與安慰,即是給予對方的一項禮物。

6. 長期守候
改變會帶來許多混亂。沒有人可以迅速整頓那樣的混亂。人們需要時間去調適、檢討、改變和詢問:「假如……,會怎樣?」的問題。在「療效對話」中,我們學著接受以下事實:我們的家庭成員、同事或鄰居,有時候僅需要我們當他們的「共鳴箱」,且能不厭其煩地供其反覆使用。

7. 勇敢挺身而出
不論身處任何狀況,對自己不知該說什麼而感到困窘,是無妨的;讓我們想幫助的人知道我們的感覺,也是無妨的。甚至可以老實地說:「我不知道你的感覺,也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但是我真的很關心你。」即使自己對這樣的表達覺得可笑,還是可以讓對方知道,你不急著「現在」和他交談。你或許可以選擇用書寫的方式,來表達感覺和想法。除了言語的表達之外,「療效對話」尚有許多不同的形式。

8. 提供實用資源
不需幫別人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但可以盡力提供可用資源──別的朋友、專家、朋友的朋友,來幫忙他們找到答案。可以為對方打幾通電話,連結人脈;也可以找相關的書籍給他們閱讀;或是乾脆提供一個躲避的空間,讓他們得以平靜地尋找自己的答案。 

9. 設身處地、主動幫忙
當我們問:「有沒有我可以幫忙的地方?」有時候有答案,有時候他們也不知道需要什麼樣的幫忙。然而,人們有時會對自己真正的需要開不了口。設身處地去考量人們可能需要的協助,是有效助人的第一步。

10. 善用同理心
即使我們遭遇過類似的經驗,也無法百分之百了解別人的感受,但是我們可以善用同理心去關懷對方。切記需先耐心聽完別人的故事,再考慮有沒有必要分享自已的故事?而分享的結果是否對對方有益?

張曉風給孩子的兩堂課

張曉風給孩子的兩堂課

談及兒時管教,林質修看媽媽的表情,盡是依戀。


記者徐兆玄/攝影

【聯合晚報╱王彩鸝】 作家張曉風帶孩子很有「兩套」。「語言」和「誠實」,是她認為人類異於動物最珍貴的東西,也是母親應該好好教給孩子的東西。身兼「教授」和「作家」兩個職業,張曉風充分

利用「交疊時間」,教出兩個建中、北一女、台大畢業的「教授」兒女,兒子林質修現任中央研究院化學所助理研究員,女兒林質心是政大英語系助理教授。作家幫兒女取小名也很「詩情畫意」,質修小名叫「詩詩」,質心叫「晴晴」。

張曉風誠實地說,「完美的母親和完美的老師,都是不存在的」,她只能「盡量做」,她和另一半、中原大學教授林治平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她深信每個孩子是屬於全人類的,是「上帝托給我的孩子」,藉由母親雙手為全人類教養孩子,孩子長大後還是要回到廣大世界去生存。

為全人類教養孩子,張曉風最注重「語言」能力和「誠實」的品格。她十分不解現代很多父母迷信專家,把孩子的語言學習交給錄音帶,自己不好好跟孩子說說話。

飯桌開講 兄妹,吵架學辯論

她感嘆地說,語言學習機不能取代爸媽的角色。在她家,語言課無所不在,洗澡是「唐詩宋詞」時間,飯桌是「說話課」時間,睡前是「故事」時間。詩詩一歲半,「床前明月光」已琅琅上口。何需花錢買錄音帶?把媽媽陪著兒子說故事、讀書的聲音錄下來,孩子聽它千遍也不厭倦。

連吵架也是一堂「辯論課」,晴晴10歲時和哥哥吵架吵輸跑去跟媽媽哭訴,慧黠的母親告訴女兒,哭不能解決問題,對付哥哥有兩種方法─忍受他!或者吵回去,不饒他!不認輸的晴晴收拾起眼淚,決定「吵回去」,吵著、吵著,晴晴的話越說越溜,哥哥莞爾說,「晴晴現在可變成語文專家(英語系教授)呢!」

勾引閱讀 兒女,樂當「偷書賊」

「閱讀」這堂課,張曉風認為跟食物一樣,要講究營養、不可偏食。她買了國語日報出版的120本套書,以及台灣書店出版的60本中華兒童叢書,怕全部端出「滿漢大餐」,孩子不懂珍惜,就把書藏放衣櫃頂,每次只拿出十本左右讀。沒多久,詩詩、晴晴猜想媽媽一定在衣櫃藏著什麼好玩的東西,小兄妹倆趁媽媽不在家時,搬凳子爬上衣櫃搬書下來看,媽媽回來了趕緊放回去。媽媽發現了,裝作不知道,兀自讓孩子們享受偷書看的樂趣。張曉風說,閱讀這件事,讀得多就好。多讀,孩子自己會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迷上金庸 孩子,讀人心險惡

目前投身「搶救國語文教育」的張曉風,她的孩子從小讀文言文本的古典小書,林質修小五看「三國演義」,國中讀「水滸傳」、「西遊記」、「封神榜」,也愛聽京劇,當上教授的他,則喜歡看閩南語「霹靂布袋戲」,因為戲中對白很經典、很文雅。
金庸小說則是張曉風鼓勵孩子大量閱讀的利器,金庸也是孩子們「社會大學」的導師。張曉風說,與其父母自己告訴孩子社會人心的複雜險惡,不如讓孩子自己讀金庸小說。

閱讀可以提升孩子的語文能力和邏輯思考,張曉風說,這樣的孩子比較「好帶」,如果孩子話說不清楚,「父母怎麼跟跟孩子說道理?」林質修點頭附和:「沒錯,我想反對媽媽的話,也要能說出道理來。」他認為,語文駕馭能力不好,很容易說謊、爭吵、語言暴力,那道理就像不會用釘錘的人,拿不穩釘錘時很容易砸到自己或別人。

品格至上 撒謊,一定會處罰

學問,「語文」最重要;品格則是「誠實」至上。張曉風堅信「誠實是最基礎的道德」,孩子犯任何錯都可以原諒,但撒謊一定會處罰。詩詩和晴晴從小就被要求「誠實」,晴晴的小學老師出好考卷,很放心地交代晴晴放學後送到影印店影印,隔天帶回學校考試,因為誠實的晴晴絕不會偷看考試題目。

張曉風說,當別人教小孩「歪哥」,她教孩子誠實,好像會吃虧,但她說,「吃一次虧又何妨?人生是算總帳的,只要能拿出誠實招牌,一生是好處。」

林質修說,誠實的反面是虛假,要明辨虛假就要追求真理,媽媽追求真理的正義感讓他印象十分深刻。張曉風很少到小孩學校去,但有一回她聽兒子回家說,「老師不公平」,有一個同學沒做功課,老師竟然問:「你這個賣菜的小孩,家住哪裡?」,那個同學住在建國南路的違章建築裡,老師聽了說:「喔,那個鬼巷!」

兒子的轉述讓張曉風熱血沸騰,隔天衝到學校找校長和教務主任:「這件事,我覺得老師不對!」

林質修回憶童年時光,很感謝媽媽從小教他「誠實」的品格,他說有了品格,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享受追求真理的快樂。

後記:採訪過程中,張曉風從布包裡拿出回收的小瓶子裝水飲用,並隨時注意採訪地點的燈光,提醒兒子是否可關幾盞,別浪費電。這個溫柔睿智的母親,繼續著她節儉的身教。

教育工作者及父母如何面對青春期的孩子

教育工作者及父母如何面對青春期的孩子 主講人:盧奕璁

前言

最近常常聽老師說:「孩子越來越難教」,父母則說「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動不動就與老師、父母頂嘴、對立、反抗、愛唱反調,大膽違抗、叛逆……讓校園很不平靜,家庭常起爭鬥,因而紛紛求助盧老師……

青春期的青少年(12-15)但以13、14→15歲心理和生理產生的劇烈變化,這時候,青少年發生了心理變化,以自我找麻煩深感不安,開始怕人嘲笑。

  這時候的青少年喜怒哀樂無常,輕輕一句稱讚的話語,令他歡喜了二、三天還在笑喔,但也因為一句輕責,令他關著房門二天不與家人、同學往來。

  所以,此刻的青少年,不論心理、生理所造成的種種問題,令很多做父母的不知所措。

EX:魏少爺為了臉上三顆晶瑩剔透的青春痘,害怕遭到同學嘲笑因而休學,讓母親很傷心。

  青少年愛吹牛、愛自我展現的特質,正如鯨魚母親告訴她的孩子:〝當你一躍到空中,開始噴水時,就是你要躲魚叉的時候了!〞(危險的開始)

  因此,處理青春期時期青少年的問題,每一個環節,都是要格外用心的。

老師您知道青春期孩子,在什麼時期最難熬,最具破壞性嗎?

1. 青少年最難挨時期

當孩子進入青少年初期,在他生命裡是一段痛苦時光,這時候他的心理、生理有了空前變化。

其最難熬的二年當中,要以13歲之後未滿15歲。

◎ 多疑心和自卑感前所未有。

◎ 經歷了社會極大壓力。

◎ 自我價值觀建立在別人對他的看法。

◎ 搖擺不定,難以捉摸。

◎ 稍微對他拒絕或嘲諷都不行,否則就會有意想不到的後果發生。

◎ 自認笨蛋和失敗者的青少年,有如世界末日到來。

例一:乘公車、火車、校車,不與他同坐或某些聚會未邀請

他,就會感覺你嘲諷、看不起他。

例二:男女友誼,一句不經意的話題和語氣,都可能發生爭

執甚至鬧翻,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如:〝叫人打傷對

方〞或〝為爭風吃醋引來打群架事件〞。

2. 青少年最具破壞性時期

依布朗菲布芮納博士(康乃爾大學著名孩童發展權威)他認為少年13-14歲,是他一生當中最具破壞性的時期,至於我們一生中,以何時期最重要?

■ 有強調學齡前孩童教育和經驗重要。

■ 有認為6歲前的學習階段最重要。

布博士認為這種說法無從考證,布博士認為學齡前固然重要,但綜觀小孩子一生的發展,各個階段都重要。

事實證明,國中時期對一個人的身心發展極為重要,因為這時 期的少年「自我懷疑」,經常造成人格發展障礙。如:大膽違抗、愛唱反調、調皮搗蛋、叛逆固執,就是這個時期。

青春期的青少年行為特質

喜歡頂撞大人的權威

平時缺少父母的管教,無視於倫常的規範,自認為沒做什麼不對,常因潛藏傲慢自負的心理,使用負面的情緒和行為,挑戰大人的權威來回應親子之間的互動。

愛犯上

父母嚴苛的管教,也就是過分的處罰或濫用管教,可能造成孩子的憤怒、怨恨和記仇,長期以往日積月累,孩子容忍到某種程度,將引發忤逆犯上,倨傲不馴的對立情形。

不服從

對於天生就是自主性強、堅持度大的孩子,不願服從便是他們的直接反應。有些孩子是期於得到某種東西或特權,當需求沒有被滿足時,遂以不服從的強烈反應來回應或要脅。

不願遵從規定和合理建議

有時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前後不一致,經常改變他們的方式,開始他們嚴格的堅持,要求孩子遵守規定,但是有些時候,卻放任孩子為所欲為,得過且過順其自然。讓孩子認為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有可能不被勸止或者處罰,導致最後孩子不願遵從規定,依循大人合理的建議。

非常愛爭辯

喜好面子,不願居人於下不服輸之心理,遇事好與人爭辯比高下,找理由解釋自己的行為,甚或將自身的錯誤指責為別人的不對,把過錯推諉予他人。

不合作

當父母缺乏賞罰分明、適切回應孩子的認知,或過於濫用物質酬庸的情況下,致使孩子除非本身喜歡的事情,否則會討厭並抗拒任何不喜歡的事情,直到他願意嘗試為止,孩子始終抱持負面不合作的態度,藉此換取其他事情的認可。

喜歡作對

有些父母管教子女能力較差,缺乏適當回應孩子的正確認知,無法對於孩子的偏差行為,給予適切的後果處罰,致使孩子對於是非的判斷缺乏認知,假以作對,甚或挑釁行為對待他人。

可能有犯罪行為

「對立性反抗疾患」的孩子,普遍具有如上所述的叛逆、大膽違抗等負面特質,甚至有破壞、傷害到他人權益的激烈反應產生,一般家人都會無奈的容忍,企圖改善彼此之間的對立與爭執,這種負面相向不正常的親子互動,如果不適時予以糾正改善,讓孩子習於剛愎自用為所欲為,不尊重他人的權益,因此犯下觸犯法律的行為,是可以預見的情況。

造成青春期孩子不良行為的導因是什麼?

由於青春期孩子的大腦結構,這個時候仍發展中,包括:

1. 負責邏輯與空間推理能力的-頂葉。

2. 主掌語言能力等的-顳葉。

3. 掌管計畫、「衝動控制」的-額葉。

仍然持續出現複雜的生長跡象。掌管衝動控制的「額葉」在青春期階段尚未發展完全,持續在成長,因此,青少年的前額葉皮質並沒有辦法好好約束自己表現出來的衝動、思考、或行為,也造成這階段的青少年常常被父母或師長責罵及誤解,長輩們都會認為青少年已經「長那麼大了!」是個「小大人」為何表現出來的「狀態」,卻是那麼的不成熟與不穩重,顯然那麼的衝動與不懂事。

英國科學家-大衛.斯邱斯教授在都柏林召開的英國協會科學節上說,最新科學試驗證明:

1. 青春期的孩子,大腦會發生變化,因而導致他們與父母、師長的係出現緊張。

2. 美國Melen醫院的Todd博士研究發現,青少年由於額葉(理性腦)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杏仁體(感性腦)的主導性大,對外界刺激容易做出「情緒化」的反應。

成人之後,我們就擁有一個可以關閉負面感受的開關,只要經過訓練,提高額葉左側(理性腦)的活動力,就可以有效管理情緒。

老師及父母要如何面對青春期的學生

給青春期少年自尊自信

  在我這16年輔導期間,雖然工作上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發生,矯治偏差少年的工作是危險的,稍有不慎,不是機構被毀了,就是老師或工作夥伴遭受傷害,然而,我們都安然的度過。原因是:

■ 我對每個個案,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敬意

孩子對我嚴格管教與要求,雖有短暫的不爽,但都能接受 我嚴格要求。因為真誠的關懷,絕不是故意做作,孩子是看得到的。

■ 贏得孩子的友誼

個人透過每星期有一、二次的泡茶時間,讓孩子在喝茶時,吐露心聲,孩子放鬆心情,在毫無防備的情形下,往往真情就此流露,盧老師也會牢牢記住孩子的每一句話,縱然只是隻字片語,都是給盧老師最珍貴的輔導參考資料喔!

重點:

■ 茶道之禮儀,使孩子學會尊師重道及尊重別人。

■ 如何泡茶,引導孩子的服務精神。

■ 老師與學生之間,有哪些地方或彼此間又有哪些需要互相瞭解以及需要解決之問題。

■ 孩子不平不滿或身世背景,尤其父母的管教,此刻均可深入探討。

■ 是瞭解與解決孩子問題之最佳平台。

盧老師16年的輔導志業,與青少年朝夕相處,生活在一起,我深深感受到:

1. 國中生彼此之間是十分殘忍的。

2. 對待弱者,彷如一群北極狼殘殺和吞噬一隻支離破碎的水牛一樣,少年的偏差行為與犯罪的手段層出不窮,手段之凶狠,這顯然與其少年之心理、生理劇變有很大關係。而且年齡大都在13-15歲之間,因為這時候正值少年青春期。

3. 少年青春期劇變:有生理明顯變化,如外型、性生理發展,包括,月經、遺精、手淫,胸部和生殖器官之大小,疾病之恐懼(月經不規則…)青春痘…等。

4. 心理變化:青少年最普遍的現象,自卑感、多疑心特別強烈、缺乏自信心、容易脾氣暴躁、易怒、自暴自棄、課業壓力、同儕壓力、適應不良,如果做父母的在這個時候對孩子的成長發展過程不瞭解,又處置不當,經常會造成人格發展之障礙,甚至造成許多悲劇,而給少年留下終生難以治療的心理創傷。

青少年缺乏理性與他們講道理(說教)行不通:

  這個時期的青少年,與其溝通講道理是行不通的,個人認為要說服青春期的孩子,如他愛唱反調、對師長父母頂撞,個人認為解決之道,應先清楚當下孩子違抗的種種因素,是否與青春期孩子的內分泌所產生的心理與生理上之變化,和以上行為有無關聯性,這時,孩子的父母或輔導人員、老師們,就得深入瞭解到孩子的特質(個性、性格),進而分析探討其特質與行為的關聯性,並對症下藥,其關懷才能獲得孩子的贊同,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關注少年最需要者-保持溝通

  盧老師在輔導期間,本著台北市關懷青少年協會成立宗旨,扮演青少年與父母之間溝通橋梁,已化解了無數的父母與青少年間的衝突,在親子關係惡劣的情境下來到盧老師青少年輔導中心,第一要務,立即化解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敵意行為,我會強制孩子研讀「父母恩重難報經之十大恩德」以及關聖帝君覺世真經,之後再與孩子作實質溝通,成效都很好,而且屢試不爽。

溝通,能瞭解孩子問題出在哪兒:

  很多少年,於青春期時無緣無故發脾氣,其內心是徬徨無助,這時候做父母及師長的,如無法有耐心的與孩子溝通及引導,只怪孩子的不是行為,很多孩子經過了一夜之後,突然變了另一個人似的,其實孩子自己也不瞭解為何會這樣,父母應給孩子愛心的關懷和諒解,並幫助疏解孩子心中所積壓的壓力。

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所要面對的問題探討:

(1) 事情發生了,證明孩子長大了。

(2) 想得到自由的滋味,不想再當小男孩。不想再讓別人告訴他今天要穿什麼?吃什麼?幾點上床睡覺,這都是長大過程中必然發生的正常現象。

但孩子卻迫不及待的想當自己的主人,不讓別人插手再管他的事。您已14、15歲了,馬上就會變成16、17、18、19、20歲了,眨眼之間就真的長大了,可以隨心所欲了,到那時候,我們的責任就完了。

你就可以:

1. 自由選擇結婚對象。

2. 挑選自己上課的學校。

3. 選擇自己的職業。

我們就會放手讓你自己來決定,你也會為自己的長大感到驕傲的。往往這個時候,父母卻偏偏陷入了孩子無名的情緒壓力下,所引發的一場毫無意義和毫無價值的戰爭。

在這16年期間,盧老師看到許多只會生孩子卻缺乏教養孩子能力的父母,尤其是在孩子的青春期,更發生了激烈的家庭革命,孩子不服父母管教,處處挑戰父母的權威,愛頂嘴、叛逆,是典型的青春期,讓很多父母傷透腦筋,在萬般無奈之下,才委託盧老師協助輔導。

其實孩子的反叛行為,是可以解決的,否則,盧老師怎麼可以克服青春期孩子的各種挑戰呢?

青春期的孩子,為了獨立、自由,不要責任

為了自由,都自以為是,自認他們長大了,要求父母任憑他們愛做什麼就做什麼,甚至任憑他們逗留在外至深夜,或要求要住朋友家。

要不要讀書,任憑他們自己決定。就是留級或休學及轉學都由他們自己來決定。父母拒絕了這些無理要求,你就要大發脾氣,一心想要立即獨立擁有20歲的權利和自由。

然而,孩子卻一邊又滿心的期盼父母能為他燙衣服、煮飯、給付日常生活的費用,你想擁有20歲的自由又要有14歲之前的照顧,又不要負責任,我們該怎麼辦呢?盧老師認為這個時候做父母的如果不管孩子,這樣就不會有爭執、衝突和不愉快的事情。

許多孩子都是這麼要求,但我們絕對不能允許孩子這麼做,因為他們還不能完全獨立,我們如果允許他們這麼做,那就是恨他們和不愛他們,而不是愛他們,不但我們會遺憾終身,而且,他們很快就會後悔怪罪我們。當我們瞭解孩子在青春期時所產生的心理變化之時,更要懂得如何培養孩子責任、信心、毅力、恆心這四大方向,更加穩定孩子動盪不安的心靈:

1. 這四大方向是由父母堅持到底所培養出來的。

2. 如果孩子在小時候就學會擺脫責任,不管什麼原因,將來會繼續想擺脫。

3. 當父母能堅持到底,要求孩子務必做好平時之事(ex家務事),孩子必然也學會了『毅力』及『負責任』的原動力。

4. 責任,恆心,毅力並非天生所具有的,而是由『日常生活』當中,靠著父母細心引導與教導,一點一滴所培養出來的。

而信心是由平時做對的事情而得到適時的讚美所產生,即使做錯了也能得到師長的鼓勵與支持所得到的〝自信〞。

接著我們要思考幾個教育的問題:

※ 父母要如何對待孩子,自己才會快樂?

※ 孩子怎麼教育,才是父母所期待的?
1. 如果父母過度的溺愛,導致孩子產生許多負面的性格。

2. 做父母的應當思考怎樣的愛,對孩子才是好的,才會產生正向的人格發展。

3. 這一代的孩子從父母那得到太多的照顧與關愛,卻很少把父母的冷暖,苦累,病痛放在心上。對父母都不關心了,還會關愛別人嗎?

4. 讓孩子從小就接受愛心的教育,使他們健康的成長,我想這才是正確的家庭教育。

案例一(父母過度溺愛,保護孩子的後果)

※台大高材生到日本留學:不到三個月,就打包回家,因過去只會讀書,日常生活的點滴全由父母處理包辦,來到日本之後,一切靠自己,致無法適應而退學回台灣,現今仍然待業中…。令人感嘆可惜啊!

※引用→盧梭說:

『要使一個人成為不幸的人,就任他為所欲為』

『一個為所欲為的人永遠不會成為偉人』。

『一個受到良好管教的人,會在需要的時候作必須的事』。

◎ 父母難為來自於如何在愛心與管教之間求得平衡。

◎ 當你面對家中小霸王的

  1. 明知故犯

2. 無理取鬧

3. 莽撞行為時

究竟該採取全然〝愛的教育〞、耐心十足的〝諄諄善誘〞,或是嚴厲權威的〝震撼教育〞呢?

◎ 孩子小時候品德陶冶的重要性:父母錯誤的管教態度往往影響孩子日後成人的行為甚鉅。

◎ 管教最佳方式:〝愛心和不妥協〞,聯手的管教方式是最佳的教養方法,不能走極端、放任或專制,而要的是〝恩威並重〞,使孩子成為一個有自信、自重的人。

如何成為優良班主任之十大準則

一、師為模範

無論出於哪種渠道,只要做了某個班級導師,就要立志「以德為生之高標;行為生之模範」,率領著一班學生朝著人生正確方向大步向前。

二、先入為主

班級導師初與新生見面時,要將自己的善良、熱情、親和力、平易近人等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就有踏實感、安全感、信任感,有種「生至如家」的感覺,這對於穩定學生的情緒有很大幫助,切忌冷漠生硬與裝腔作勢。

三、培植班級核心

班級導師,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至為重要!一個有遠見明事理的班級導師必須在此方面下足功夫、做足文章,具體作法就是要在學生群中發現,選拔出綜合素質相對好的四到五位學生,然後根據需要委以幹部任務,先由班級導師明確分工,然後在後來的工作中不斷給予培養引導,使學生幹部的能力不斷提高,使他們成為老師的膀臂,學生中的骨幹,此項工作做好了,就會使班級經營有條不紊、班風健康、充滿活力與凝聚力。

學校應於每學期寒暑假期間,先行選好班級幹部,再由學校統籌幹部訓練,開學之後,再由導師依其實際需要給予養成教育。

四、個案成長建檔

班級導師應對全體每一位學生建立個人成長檔案,從接觸之日起至離開之日止,分別對他們的『個性特點』,優劣程度轉化情況做出階段性評價,真正做到對所有學生瞭若指掌、心中有數。

五、與家長合力辦學

班級導師在努力做好校內工作的同時,做好校外學生家長的工作這是非常重要,一但排除了干擾和困難,爭取到了家長與老師的教學合作,這對班級頭痛學生的轉化矯治工作,會有很大助益。

六、剛柔兼濟

一個稱職的班級導師就如同一個出色的外科醫生一樣,既有切除病人身上毒瘤腐肉的能力,又會噓寒問暖的呵護,病人才會得到高效率的治療,而得到快速的康復;反之,一個連拿手術刀,手都會發抖的醫生,怎麼會勝任稱職呢?

七、兩眼看人

一只眼看學生的優點,而且要放大看,另外一眼看學生的缺點,不能視而不見。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優點,看不到優點的老師會失去動力和方向。能看到並鞭策善莫大焉。

另一方面注意他們存在的缺點,不停控制不使氾濫,用不斷增長的優點逐步的吞食並最終改變取代他們的缺點。

八、公平待人

無論貧富、無論男女、無論大小,老師看法、要求、獎罰上要平等對待,一切不可厚此薄彼,獎罰失當!

不用說學生,就是當老師的成人,如果遭遇上司不公平的待遇,相信老師內心也會產生不平不滿的感受,何況那些心智不全、情感上又顯脆弱的學生呢?

九、處變不驚

就高危險學生族群,基於他們的特質,常會在意想不到時刻,爆發諸如;打鬥、霸凌、恐嚇、組織不良幫派、羞辱師長等事件。

班級導師要認識到這些孩子特質其實屬於「正常現象」此時應該沉著冷靜地去化解,諸般突發事件。切莫在學生面前驚慌失措。一副一籌莫展的窘態,以免未來在班級經營管理上,不斷發生問題。

十、多才多藝

班級導師除了讓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更為充實之外,若能在其它各行業有絕技再好不過,尤其是在文藝、體育方面有特長更會贏得學生的欽佩與尊重,強將手下無弱兵!

父母如何協助孩子渡過青春期的幾點建議:

一、父母必須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老師』,孩子的行為養成都是依據父母的行為模式所習得的,所以父母本身要先豎立典範,孩子才有學習的意願與方向。

例如:

父母希望孩子是一位講求”誠信”的人,首要條件,父母必須先做到『誠實』與『信用』,而不是滿嘴胡謅與背信的父母。

二、父母管教必須一致性

教導孩子什麼是行為的後果是非常重要的。當孩子清楚知道自己行為的後果會是如何,將會學習到什麼才是合理的期望,而不會一意孤行要求逾越常理的需求,這就是需要父母的『一致性』管教。

定義:

關鍵在於父母管教立場不一,兩人的權威感互相牴觸,孩子夾在中間,導致孩子無法適從任何一方,因為彼此扼殺了對方的權威,為日後孩子在青少年時期的叛逆埋下一顆不定時炸彈。

例如:

當孩子未成年時卻吵著要求父母買一台摩托車給他時,如果父母其中一方因受不了孩子的吵鬧要求而妥協了,不但會造就孩子利用相同的手段達成想要的目的,甚至是變本加厲,如果因此出事了,後果誰來承擔呢?
三、建立原則,不輕易妥協

父母在自己的心中必須要有一把管教的良尺,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豎立起原則就是豎立起父母的威嚴,而不是讓孩子從旁不斷的討價還價,一但建立了原則就不要輕易的妥協。

例如:

父母規定孩子沒寫完作業就不能看電視,如果孩子說只剩下一點點作業可不可以先看10分鐘,睿智的父母一定會堅決原則不妥協,免得養成孩子的壞習慣。

四、堅持到底

無論是對孩子的管教方式或對孩子做出的任何約定、承諾,甚至是面對自己的工作、事情,都要秉持著堅持到底的態度、信念,才有辦法訓練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而不是半途而廢的人。但有太多的父母,擔心「堅持」會造成孩子恨他們,或不再愛他們,唯,一個不聽話的小孩在得不到他所要的東西時,便會對著他的父母大吼「我恨你們」令父母驚訝不已立刻屈服…。

五、實際付出行動

解決方法,清楚,果決的盯著小孩照做,過程父母態度應當友善,果決而且冷靜,如以訓練小兵般,恐會導致反效果,使小孩誤入歧途,身為父母者不得不小心應對。

「光說不練」已經是很多父母的通病,講了許多大道理卻看不見實際的付出,只希望孩子越變越好卻什麼也不做的父母,何來成效?

例如:

希望孩子考100分,卻不教導孩子功課,解決孩子的問題,除非孩子資賦優異,否則還是會有一段差距的。

六、避免濫用物質酬庸的管教方式

如果濫用物質作為行為的強化劑,會使孩子喪失行為後果的認知,無法正常自我學習規範與權限的所在,當需求無法滿足時,下意識便以對立、不合作等負面的行為來回應,甚至討價還價,期盼獲得某些程度的妥協,以滿足自我的需求。

例如:

孩子考試考的好馬上買禮物給他,幾次之後他會認為成績好壞取決於物質上的獎賞,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學習成就而唸書的,一但沒有了物質的獎賞,孩子也失去了唸書的動力,所以我們必須給孩子正確的觀念,父母可以多用『口頭』的讚美取代過多的物質獎賞,給孩子一個正面行為的強化劑。

七、父母態度要清楚果決,避免意志不堅定

『優柔寡斷』是管教孩子的最大弱點,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似乎什麼都可以,即使反對的部份也沒有很明確態度決定了結果,不要模棱兩可,讓孩子清楚知道你的決定。

例如:

要孩子中規中矩不胡作非為,父母就必須清楚果決的要求,配合付出實際行動,而不是只有在一旁大聲叫罵或與孩子相願,也就是上述說的犯了輕易妥協的大忌。

父母叫吃飯,快來吃飯,小孩卻彷若不聞。

天冷了,孩子加件外套啦!孩子卻說「我不要!」

不要看電視了,去洗澡,但孩子依然故我。

管教實際行動也會改變行為,但是憤怒卻不會,因為憤怒只會造成反效果,導致孩子對父母的不再尊敬。所以態度決定了孩子的行為轉變,不得不注意!然而,做父母的也不積極督促孩子做好以上每件事,任憑孩子耍賴,以致日積月累下去,小孩就會產生猶豫不決和惹麻煩的個性,這些咎由自取的苦惱,都是父母自己帶來的。

主要因素:父母態度不能夠堅持所造成的,因為父母擔心堅持孩子會恨他們。

八、管教需要愛心與正向教導孩子

管教是需要愛心與合理教導孩子自我約束,要有責任感、尊重個人的價值觀,並合理的規範與執行適當的獎懲和訓練。

九、避免使用嚴厲或強制性的管教方式

當孩子持續接受嚴厲的處罰和管教時,很容易演變成固執、對立、反抗性強的青少年。不當嚴厲的管教,也就是過分不當的體罰、斥責或嘮叨,都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憤怒怨恨、和反抗。有很多少年犯或品行偏差的孩子,他們的成長背景。都是出自類似這樣的家庭。

十、永不放棄

無論孩子日後的成就為何,最怕的就是,找尋藉口有理由中途放棄,畢竟這個過程真的太苦了,即使付出了百分之百,回收的可能只有百分之十甚至連百分之ㄧ都看不見。但換個角度想,我們在補救孩子的同時,不也是在補救當父母的不足嗎?

陪著孩子度過最難熬的時刻,跟著他一起學習成長,給孩子一個機會也等於給自己一個機會,更是給這個家一個希望,秉持著『永不放棄』的精神,隨即而來的會是一個『新幸福、新希望』。

十一、訓練孩子的抗壓性

現在父母,任何大小事全包辦解決,縱使犯了錯,也很少給與懲戒,許多孩子在父母百般呵護寵溺下,養成唯我獨尊,目中無人的心態,真以為自己是「寶」。

○ 如何讓孩子對父母感恩?

孟子說: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如果沒有給孩子獨自面對困難的機會,他如何面對「人生疾苦」,就難對父母有感恩了!

○ 養成責任感!

能力是要經歷重重難關後,一點一滴培養出來,如果孩子只會讀書,其他事從未獨立面對解決,日後他如何成為一個擔當大任的人。

例:研究生也處理不好人際關係,情感問題,當兵逃兵,自殺這些都是1.環境太舒服2.沒吃過苦3.未擔過責任4.未分擔家事5.未對自己的疏失負責任。如小學生忘了帶東西到校,不替他送,接受處罰,才會逐漸養成謹慎的好習慣!古云:寵豬掀灶,寵子不孝。一切為他做,他還需要努力做什麼呢?



 


 
     
 
:::
校園快優網‧『授權給:新北市海山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