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慧玲老師的網站 |
歡迎來到可愛的102~ |
|
|
::: |
|
|
|
|
禮貌哪兒去了?
文/蔡穎卿(親職教養作家)
(本文摘自《泰山真愛家庭》第85期)
後附4/27蔡穎卿老師於新北市龍埔國小演講訊息
這幾年我在工作坊親近孩子的過程中,常看到現在的小孩講話越來越隨便,即使在餐桌上吃飯也愛說:「大便,好噁!」以換取大家一笑或是引人注意,這種言詞冒失無禮的現象越來越嚴重,讓人不得不心驚。
他們的無知,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大眾媒體或身邊大人的行為所學到的,譬如「不錯吃」這個詞,當人家請你吃東西,問你好不好吃?基於禮貌你應該要說:「很好!」而不是「還不錯!」可是現在很多人流行說:「不錯吃!」其實是一件很沒有禮貌的事情。
「不錯吃」是從台語的「抹麥呷」衍生而來的,它在台語裡面或許很好聽,但是用國語來表達其實不太適合,最重要的是,講這句話的人根本不瞭解它的本意立場,用錯了地方而不自知。當整個社會習以為常而不再講究文詞用語時,對孩子難免產生上行下效的影響,他們聽大人這樣講很酷,就不分青紅皂白學起來了,這樣的無知讓人感到很心疼!
因此我覺得成年人說俏皮話必須看場合,不宜太過戲言戲行,或以嘲謔他人為樂,以免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一旦他的言行出差錯時,父母才有立場好好地勸導他。還有一些父母喜歡取笑孩子,覺得孩子被逗急的樣子很好玩,我也很不以為然,如果我在旁邊看見一定會上前制止,不管是否相識,因為這對孩子不好。
●好品德讓未來更有競爭力
有一次,我在帶領工作坊進行分組活動,問一個孩子願不願意跟另一個小朋友同組,他回答說:「我沒差。」我聽了很訝異。如果是一個有禮貌的人,至少該表示歡迎,絕對不會說:「OK啦!」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孩子們不知道有一句最簡單、最有禮貌的回答是:「好!」所以才會學著某些大人說:「我沒差。」
類似這種言語誤用、亂用,生活中例子非常多,可是沒有人替孩子講究這些語言的教養,於是他們越學越粗糙。也許很多父母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但等到孩子有一天長大了,需要去做更重要的事情時,才發現少了一些說不上的「氣質」,他們無法清楚地表達自己,而平時習慣的粗魯、口無遮攔難以在短時間之內修正過來。言語上不了檯面,競爭力就差人一截。語言是家庭教育從小就應該扎好的基礎,千萬不要錯失良機。
有一位美國大學校長曾經說:「年輕人在起步時,有三件事能使他們佔上風,一是有禮貌,二是良好的品德,三是閱讀的習慣。這三件事即使最昂貴的學校也未必能教得好,但最貧微的家庭卻可以完成!」可見家庭教育所具備的影響力是多麼深厚、強大,如果我們都不知道如何好好發揮家庭的力量,真是太可惜。
●再忙也要顧好家庭教育
有一次聚會,一位教授提及他們學校招考研究生,面試時一個女生進來坐下,雙腳自動倂攏,姿態、儀表端莊,大家當下就決定錄取,因為這樣進退有節、落落大方的孩子,如今已經難得一見了。
所以,言行、姿態、氣質,是一般人最容易予人建構的第一印象。通常我們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內涵,可能需花一些時間,或有機會接近才能夠了解,可是一個人的談吐,在很短的時間就能使人接收到最多的訊息。
如果你覺得孩子的未來競爭力很重要,請不要忘記上面說的那三件事:有禮貌、良好的品德與閱讀的習慣。從現在開始多注意自己的言行身教,不要因為他們是小孩子,就隨便的戲言戲行。儘管每個孩子都喜歡輕鬆、搞笑的氣氛,可是如果想真正得到比較深刻的學習,在穩定的情緒下以溫和的教導來傳授知識還是最有用的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