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慈敏老師教學網站
海山國小*112學年度*四年十三班
:::
我的文章
教學隨筆與省思 教學隨筆與省思
親師生好文分享 親師生好文分享
 
教學活動歷程檔案
雲端倉庫(舊檔) 雲端倉庫(舊檔)
六下課堂(106下) 六下課堂(106下)
三上課堂(107上) 三上課堂(107上)
三下課堂(107下) 三下課堂(107下)
 
影音教學
老師教你平分 老師教你平分
老師教你分裝 老師教你分裝
606教你防震妙招 606教你防震妙招
606南街殷賑戶外教學紀錄 606南街殷賑戶外教學紀錄
 
第39屆畢業班606
我們這一班 我們這一班
班級公告 班級公告
談天說地 談天說地
班級課表 班級課表
 
 
:::
親師生好文分享親師生好文分享 回前頁列表回前頁列表 
     
 
女生
洪慈敏
主 題:「零」反式脂肪標示 可以放心吃了嗎? 樓主
發表於:2018-10-25 11:33:39


2008年1月1日起製造的包裝食品應標示反式脂肪含量。但是就算標示「0」,你也不可大吃特吃。

前陣子聽友人說自己剛上小學的孩子最喜歡吃的零食是奶油球,每次拜訪開西餐廳的阿姨,總是拿起擺在桌上的奶油球,一顆顆開了往嘴裡倒。

天啊,那不正是有「殺手脂肪」(killerfats)之稱的反式脂肪(transfat)化身,對人體健康及孩子的發育會有不良影響。

事後朋友來電話說已經改買「零反式脂肪的奶油球」讓孩子吃,應該沒問題了吧?我心裡納悶,奶油球怎麼可能不含反式脂肪,到超商一探才發現,泡麵、餅乾、洋芋片、麵包、奶茶……以往被視為反式脂肪大宗的食品,營養標示上的反式脂肪含量多是「0」,這是怎麼回事?

杜絕反式脂肪是世界趨勢

反式脂肪,披著植物油的外衣,骨子裡卻比動物油還可怕。

別以為這個陌生的名詞離我們很遠,事實上,不小心吃下肚的機會到處都是:麵包、餅乾、奶茶、奶油球、泡麵、蛋糕、炸雞、薯條、洋芋片、甜甜圈……,都可能含有。

一般觀念認為動物性油脂(例如豬油)比植物油對人體不利。因為動物油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saturatedfat),會升高膽固醇,造成心血管的負擔。

但是經過人工部份氫化的植物油卻產生了更不利健康的反式脂肪,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飽和脂肪的3~5倍。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傅偉光在「反式脂肪的旋風再起」文章中,引用國外相關的研究表示,人工的反式脂肪不僅與飽和脂肪一樣會提高人體血清中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與三酸甘油酯(TG),還會降低能淨化動脈的「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HDL)。

此外,人工的反式脂肪還可能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且會誘發氣喘、糖尿病及過敏等疾病。因此,營養專家認為,植物油若含有反式脂肪,比含飽和脂肪的豬、牛油更有害健康。

考量國民健康,愈來愈多國家開始規定油脂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丹麥自2003年6月起禁止任何含反式脂肪酸超過2%的油脂,瑞典規定5%以下、荷蘭5%以下(擬修改為1%)、法國3.8%以下。美國在2006年開始要求包裝食品標示反式脂肪酸,紐約市更計劃在2008年7月開始,全面禁止餐廳使用反式脂肪。

台灣則至2008年1月1日起製造的包裝食品,必須在營養標示的脂肪項下增列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

0+0+0≠0

走一趟便利商店,你會發現許多食品已經換上了新的營養標示。但仔細觀察,怎麼反式脂肪的含量幾乎都是「0」?標示的可信度,令不少人半信半疑。

南僑化學工業公司總經理李勘文認為是可信的,因為全世界生產低反式脂肪植物油的技術早已具備,南僑的製油事業部門也在七、八年前就已研發完成。例如透過交脂化(interestification)作用來取代部份氫化(partiallyhydrogenation)的技術,就能避免反式脂肪的產生。目前國內已有多家食品生產業者、速食業者及烘培業者使用。

還有不少業者直接改用棕櫚油(palmoil),免去反式脂肪的疑慮。因為棕櫚油及椰子油(coconutoil)是少數耐高溫、常溫下呈固態的植物油,並不需要部份氫化的程序來穩定結構。

但是棕櫚油素有「植物油中的豬油」之稱,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吃多了也對健康不利。

所以,就算真的是「0反式脂肪」也不能大吃特吃。除了還有飽和脂肪需注意,根據衛生署的規定,反式脂肪的含量不超過0.3%就可標示為「0」。換句話說,喝下100毫升標示為「0反式脂肪」的罐裝咖啡,實際上可能攝取了0~3克的反式脂肪。

衛生署建議每人每日的飽和脂肪酸攝取量為18公克,但對反式脂肪則沒有任何的建議。食品衛生處處長鄭慧文比喻,「就像不會建議民眾每天攝取多少泥土一樣,反式脂肪對人體無益,根本不要吃。」

選購食品,不能只看保存期限

消費者要杜絕反式脂肪的入侵,必須靠自己。因為台灣現階段只規定包裝食品要標示含量,並沒有禁止使用。巷口的鹽酥雞、隔壁的麵包坊、美食街炒菜的用油……到底潛藏了多少反式脂肪,連廚師自己也不知道。

少吃油炸食物,是降低反式脂肪攝取風險的根本之道。

熟悉食品製造的義美公司協理吳榮燦建議,儘量選購包裝食品,因為政府的規範較嚴格、較有保障。

而且選購時「別只是看保存期限,還要多看一眼營養標示和成分,」吳榮燦分享聰明消費的方法,「愈是看不懂的名詞,愈可能有問題,」因為多是化學名稱。

根據衛生署及消基會的建議,避免成分中含有「氫化植物油」、「半氫化植物油」、「植物性乳化油」、「精製植物油」、「植物性Margarine(人造奶油)」、「人造奶油」(黃油)、「人造酥油」(白油),或英文標示上有「Hydrogenated(氫化)」的食品,這些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葉松鈴強調,除了反式脂肪之外,所有的營養標示含量都要注意,因為任一營養素攝取不均衡都會對健康有負面影響。

為了方便民眾掌握各營養素的攝取量,她建議國內的營養標示應像歐美等國一樣,也加註各種營養素佔每日攝取量基準值的百分比,讓民眾輕易就知道自己吃了多少、還能吃多少。

在沒有基準值可對照的情況下,葉松鈴建議大家心中要有一把尺,熟知各種營養素的每日攝取量基準值,每次進食前做點簡單計算,大約知道自己吃下了多少比例。

鄭慧文處長語重心長地說,民眾要為自己的健康負責,「政府可以規定業者標示100項,但如果民眾不在乎的話就一點都沒用,」因為業者在乎市場反應,卻不一定理會政府的罰款。

一分鐘教室反式脂肪是什麼?

反式脂肪(transfat)有兩種,作用大不相同:天然存在的有益健康,人工生成的比豬油還可怕。

天然的反式脂肪(共軛反式脂肪)存在於反芻類動物中,例如牛、羊及乳製品,最具代表性的成分是「共軛(反式)亞麻油酸(CLA,conjugatedlinoleicacid)」,具有抗癌、降低肥胖及預防動脈粥狀硬化症的功效。

人工的反式脂肪(非共軛反式脂肪)是人類為了追求健康而製造出來的「脂肪殺手」。

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化驗組組長蔡育仁解釋,為了避免食用過多會危害健康的飽和脂肪(多存在於動物油),又要克服不飽和脂肪(多存在於植物油)不耐高溫、常溫下呈液狀的缺點,而將植物油進行部份氫化(不能完全氫化,油會變得太硬),使穩定好操作。

不料,卻在部份氫化的過程中製造了比飽和脂肪還可怕的反式脂肪。

依照衛生署的規定,包裝食品上只需標示人工生成的反式脂肪含量。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鄭慧文強調,選購包裝食品,反式脂肪的含量愈少愈好。你每天不能吃超過以下的量

衛生署公告每日營養素攝取量的基準值
熱量:2000卡
脂肪:55克
飽和脂肪:18克
蛋白質:60克
碳水化合物:320克
鈉:2400毫克(相當於6克的鹽)
文章出處: 康健雜誌114期

 
     
 
:::
校園快優網‧『授權給:新北市海山國小』